Quantcast
Channel: 發現台灣 –台灣控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2

只有少部份逃難到台灣的才是他馬的炎黃子孫 台灣人的祖先大多數是平埔族

$
0
0

這些支那政客再說台灣人都是炎黃子孫,休怪台灣人羞辱你們這群白痴腦殘。也不要羞辱台灣人祖先,炎黃子孫是什麼腳小看馬英九、郁慕明、王曉波這群人就知道了!

重大觀念講在前頭:代表父系傳承的〝Y染色体〞(含78個基因)的主要功能只是啟動男性的發育,一旦發育後,男性氣概、性器官、……等等都由其它染色体(共含2~2.5萬個基因)決定,這些染色体都來自(祖)父母雙方的混合(製造精子與卵子時成對的染色体會先混合再分開)。故父系制度只是一種社會制度,它的生物意義極其微小(由堂兄弟間的巨大差異可知,又美國第三任總統傑佛遜的後代有黑人、有白人),但卻經常成為征服者消滅被征服者的民族意識的利器,因為只須先〝讓少量的男人作對方部份人的第一代祖〞,再〝為其他人製造假祖譜〞,便可達成滅族。這個工具極為有效,使得許多人都自認是「南遷」,即使在經過N代後第一代祖的基因在他們体質裡只剩1/2的N次方。

台灣人的祖先大多數是平埔族

把鄭、清時代台灣人口數列一表如下(滿清據台後的人口數來自台灣府誌與清宮奏摺參見中央研究院資料):
1661荷蘭據台..閩粵人3萬(壯丁25000+婦孺5000,據荷蘭長官記載)

1661鄭氏來台..閩粵人5萬5千(九成以上男性,鄭兵25000+壯丁25000+婦孺5000)

1683滿清據台..閩粵人遠少於5萬(因大多數被趕回原鄉,又有許多單身,官方統計民數是16,820)

1683-1875實施渡台禁令,人民來台須申請並經核准,初期的近100年還禁止人民攜眷

1711......民18,827(1683-1711的28年裡增為1.12倍,年增長率0.40%,其中有些是歸化為民的番)

1781......共90萬(遠少於5萬的閩粵人在1683-1781的98年裡靠生育與偷渡能增加多少?)

1811......190萬(1781-1811的30年裡100萬人是如何突然增加的?)

1893......254萬(1811-1893的82年裡增加為1.34倍,年增長率0.36% < 0.40%

1895 日本據台,閩粵人停止來台,故關鍵年是1683-1811的128年,1811後的增加是靠生育,移民微不足道

1943......587萬(1893-1943的50年裡增加為2.31倍,年增長率0.54%

 

有讀過書的人用腦筋想想就知道,必須漂洋過海、主要靠偷渡、且成功率只有三成(俗諺「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的閩粵農民只用了1683-1811的128年約四代人就全面取代了平埔族是不可能的事。漢人有兵力當後盾、合法走陸路並繁衍一千多年最多也只取代了福建閩越人的1/4。美國白人能取代印第安人靠的是長鎗與大砲,還有世界最先進的制度與科技,而閩粵農民有的只是鐮刀與鋤頭,識字的沒幾個。而且並沒有閩粵農民大量屠殺平埔族的記載或傳說,只聽說有唐山公入贅(可見大多是和平相處),但語言不通入贅談何容易,靠入贅不可能在四代內就消滅一個民族,平埔男人不會糟到本族女人都不要。又據泉州、漳州府誌,1829年二州總人口約620萬,故三代男性約310萬(這是清以前閩南人口的最高值)。從有記載有族人去台灣的當地族譜看,去台人數都是族中的極少數,低於1/10,而我們合理推測有族人去台的家族不會超過全閩南家族的一半,故三代人裡偷渡去台灣的應低於310萬的1/20(另還有更多人選擇合法前往當時工商更發達的南洋),即15萬人,或四代人裡渡台的應低於20萬人。故台灣人的自認是閩南人,應該與福建人的自認是河南固始人一樣,都是亡族的具体表現!

【註:唐初(約670年)陳元光、唐末(約890年)王審知帶到福建的部隊只有3600人與5000人,但當時福建人口已有數十萬。據《通典》,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福建有人口54萬,而這只是有列入官方統計的,實際人口更高。固始人王審知建立了閩國,統治福建51年,故後來福建人都自認是固始人,並奉王審知為開閩聖王,陳元光為開漳聖王。而現在台灣人也奉鄭成功為開台聖王,當年屈辱的被征服者(台灣中部的沙轆社被殺到只剩6人)已驕傲地自以為是征服者。

1683-1811的人口增長率可用它的中期1766-74來估計。1766年乾隆30年有666,380人,1774年有765,721人,八年增長為1.149倍(同時期福建是1.025倍),年增長率1.75%(福建0.31%)。因為這是政府的統計,有些增長是因為被列入統計的番社愈來愈多(當時尚有未被統治的〝番界〞與未被掌握的人口),故純粹生育增長率應該低於此。1683-1711、1811-1893的年增率都只有約0.4%,日據時代是0.54%。以最可能的年增長率0.40%算,一代30年可增長為1.0040的30次方即1.13倍,128年增長為1.67倍,鄭成功時代的閩粵人的後代在1811年時應遠少於5萬*1.67倍=8.4萬。又雍正10年至乾隆26年間(1732-1761)曾有三次短暫開放攜眷移民,共來了約3萬人(老中青),以75年估計這批人可增為1.35倍,故在1811年時這批乾隆移民的後裔約為4.1萬人。所以1811年的閩粵人總數應遠少於13萬,遠少於當時人口190萬的6.8%。如果以年增長率1.75%作高估計算,則遠少於5萬*9.21倍+3萬*3.7倍=57萬,即遠少於人口190萬的3成。至於其他偷渡來台的人數規模(1811嘉慶16年以前的)都只是臆測,標準說法是「閩人大量來台」,為了符合「台灣人都是閩粵人」的結論,需多大量就說有多大量。他們認為台灣人長得像福建人,預設的結論絕對錯不了。但真的錯不了嗎?

2006年6月林媽利教授的「新結果」:74%台灣人的母系源自福建,26%源自高山族。但近400年來的福建移民都是「有唐山公,無唐山媽」,母系沒變,為何唐山母系會高達74%?!看來這「結論」已無可避免。如果把滿清據台1683年的閩粵人取半為2.5萬,把乾隆移民取為官渡者的3倍9萬(即假設偷渡成功且能結婚生子的達到6萬,實際偷渡人數可能需超過20萬,而這樣的偷渡規模不可能不驚動朝廷),以最可能的年增長率0.40%算,則1811年時是2.5萬*1.67倍+9萬*1.35倍=16.3萬,是190萬的8.6%。若以年增長率1.75%作高估計算,則是2.5萬*9.21倍+9萬*3.7倍=56萬,也是190萬的3成。但當時全島人口必不止190萬,因為直到日本來台時(1895),今縱貫鐵路以東大都還是未被統治的番界。【註:年增長率1.75%代表一代30年可增為1.68倍,即平均每一對夫婦須養活3.36個子女直至他們也結婚生子。即使來台開墾的閩粵人個個都成了有錢的員外,但要代代如此並不容易,尤其是在衛生條件差的清代。1766-74福建的年增長率是0.31%。

楊緒賢《台灣區姓氏堂號考》裡極力搜羅後所列出的開台祖估計不超過6000人(據該書,佔人口10.9%的陳姓有172人、8.2%的林姓有280人、6.1%的黃姓有206人、52.6%的前十大姓有約1631人),絕大部份在康熙、雍正、乾隆時來台。假設他們全是貨真價實的閩粵移民,這些繁衍成功的知名祖先是佔〝有後代的移民〞10萬的1/17,或20萬的1/33?再假設每個知名祖先現在活著的男性後裔平均有500位(男女共千人的大族),他們的基因都放大500倍,則現在這些知名祖先的基因有0.6萬人*500倍=300萬人,佔現代台灣人的15%(= 300萬/2000萬)。這些是多子多孫的閩粵人,至於其他沒那麼幸運的閩粵人則假設他們與平埔族一樣以0.40%的年增率增長,則如前面的估計,他們的貢獻少於10%。故多子多孫閩粵人與一般閩粵人的後裔合計不超過15%+10%=25%。

答案揭曉:以純靠生育每年人口增為1.0175倍估計(實際值最可能是1.0040倍),1781年時,鄭成功時期與乾隆時期閩粵人的後裔應遠少於5萬*5.5倍+3萬*2.2倍=34萬,那90萬人口那裡來?又在1781-1811的30年間100萬人是如何突然增加的?答案都很明顯,大都來自先前未被列入統計的番社!「渡台禁令」實施期間,又是康雍乾(1662-1795)盛世,不可能有幾十萬偷渡客到台灣而不被察覺。鄭、清時代閩粵人在現代台灣人中所佔的基因確定少於3成,很可能少於1成(8.6 %)。閩南人、客家人,古代民族的消滅都只是文化與認同的消滅,而不是種族的消滅!

所以我建議,只要家裡找不出曾祖父以上祖先的來源的,就應自認是平埔族(指父系,母系就更不用說了),因為這樣數典忘祖的機率會降至最低。而有祖譜的也不要就認定男祖先真的來自閩粵,尤其是那些宣稱祖先在乾隆以前來台的(從《台灣區姓氏堂號考》看,絕大部份的台灣老祖譜如此宣稱),因為乾隆曾大量賜姓給台灣平埔人(史稱「賜籍從姓」),進行同化,而當時台灣閩粵人很少;或家族人數超過五千、一萬的,因這些家族的繁衍速度大大超常,應是平埔族集体取同一漢姓的結果。他們公認的那位祖先或許真的來自閩粵,但他真正傳下的子孫沒幾個。有些巨族則記載來台祖先有多位,都來自閩粵的同一地方。雖然族親相繼偷渡成功的可能性不能排除(除非檢驗Y染色体),但平埔族就地漢化的可能性更高,真正來自閩粵的可能只有眾祖先中號召力最高的那位。因此台灣人去福建認祖歸宗時絕對不要忘了驗男性Y染色体DNA。

聽外國人說就知道台灣人是什麼人

公元1683年清據並漢化台灣212年,清國上下,心中都知道台灣人皆有『番底』,故1885年劉銘傳說:台灣西部沿海番六民四。『番』固然是番,『民』也是生番漢化改成閩粵籍貫而來,西部如此,台灣東部更不必說了。

1896年日本學者伊能嘉矩來台調查番社,他站在台北街頭,看不出平埔族和漢人有何不同。他當然無法分辨,因為當時他所謂的『漢人』都是漢化的平埔族。

1947年228事件發生,英國報紙報導,「台灣人多是中國人」。英國外交部立刻糾正說,「台灣人是中國人」這句話是大陸人說的,台灣人大多數是原住民。因為自1860年英國在台設立領事館起,對台灣人血統的研究就相當在意,可說是清國以外,最瞭解台灣人底細的外國政府。

台灣人確定是閩客化的平埔族(以上兩篇論點的濃縮與補充)

1683滿清據台..民數16,820
1711......民數18,827(1683-1711的28年裡增為1.12倍,故年增長率0.40%
1781......民番共90萬
1811......190萬
1893......254萬(1811-1893的82年裡增加為1.34倍,年增長率0.36%< 0.40%
1895日本據台,閩粵人停止來台,故關鍵年是1683-1811的128年,1811後的增加是靠生育,移民微不足道。

(1)仍在「渡台禁令」(防台灣有人作亂)實施期間的1711-1811年,台灣人口由2萬變成190萬,而清國記錄的渡台人數只有3萬。清初康雍乾(1662-1795)盛世,吏治清明,如果有數十萬的偷渡客到台灣,政府會不查緝嗎?而近代文史學者努力搜羅所得到的知名來台祖不超過6千人。鄭、清時代閩粵人在現代台灣人中所佔的基因確定少於3成,很可能少於1成(8.6 %)。
(2)林媽利的初步結果顯示,台灣父系的組成接近壯侗民族。若簡單地以M95來推估,則台灣平地人的父系有21~41%在400年內來自福建,而体基因有可能就是10~20%。1847年(道光27年)北路理番同知 史密 上書說:「全台無地非番,一府數縣皆自生番獻納而來。由諸羅而彰化,由彰化而淡防,納土開疆 ……。而台番最愚,一無所圖,既無大志,安有大事。」

1885年(日本人據台前10年)劉銘傳說:「台灣西部沿海番六民四。」當然愈往內陸,番愈多。而所謂的「民」也包括歸化的番,「民」的家族中的婦女當然也多來自於番。
1896年日本學者伊能嘉矩站在台北街頭,看不出平埔族和漢人有何不同。
1904年紐約時報稱日據前的台灣為「野蠻之島」(標題"Savage island of Formosa transformed by Japanese"),可見當時美國人的認知裡台灣人都是原住民。

1947年英國外交部說,台灣人大多數是原住民。


(1)取自網路


(2)取自劉還月《我是不是平埔人DIY》


(3)取自劉還月《我是不是平埔人DIY》

清代的平埔族,看不出與一般〝作工〞的台灣人有何不同。

我們祖先的語言

遠古時代,台灣人的祖先就住在台灣,講南島系的語言。

 

約350年前(1661年起),鄭成功與滿人建立的清國先後統治了台灣,來了一批閩南人、客家人。因閩、客人有較先進的文明,閩、客語背後還有文字的支撐,為了貿易、簽約等等的需要,及統治者強力推行漢化教育,祖先們不得不學習閩、客語,因而又同化成了閩南族群、客家族群。因平埔族人長相與閩、客人本來就差不多,為免於被歧視,多不願提自己的背景,後來甚至在日本政府登記人民的種族時謊報為「福」與「粵」,最後通通都變成閩南人、客家人,留在原番社的因無法抹除印記就繼續當番,遷到外地與其他人組成新社區的就改變身份成了漢,成了「來台祖」。當時阿扁的故鄉就有許多平埔人選了〝陳〞當他們的漢姓,經過幾代後,當每個人的根源已模糊時,又共同選了一位閩南人當他們的祖先。那位祖先可能真的來自閩南,但他真正的子孫可能沒那麼多。

所以我們祖先的語言先後是:南島語、閩客語。現在我們又變成了講官話。

閩、客人在二千年前開始被漢族入侵同化,經歷了與平埔族類似的被同化過程,變成了閩南人、客家人,語言由南島語變成了閩南語、客家語,他們的血統中漢族約佔1/4,閩越佔3/4。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