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發現台灣 –台灣控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2

原住民的神話和傳說◎周婉窈

$
0
0

原住民的神話和傳說
原住民的神話和傳說
26 February, 2014 · by  · in

很多人從小熟悉后羿射日的故事,但可能不知道臺灣原住民很多部族都有非常壯美的射日傳說。以下是日本統治時期官方作調查時採集到的版本。
原住民射太陽:是一場跨越兩世代的接力賽!
后羿射日是一個人單打獨鬥的英雄故事,泰雅射日則是一群人兩代接力的壯行。
古時候有兩個太陽,其中一個降落,另一個就升起,輪流照著世界,無晝夜之分。人們因此無安息之時;加上熱氣強烈,草木枯死,人畜困苦。於是大家商議射下其中一個太陽,以免遭其毒害。終於決定遠征,選青年男子五名擔當此任。

五名勇士急忙朝太陽的方向前進,但路途遙遠,經過數十年仍前途漫漫。而同行者中一人病死,於是其中兩人返回番社,報告經過情形,另外兩人則仍繼續前行。

回到番社的兩人,述說了事情的始末,認為番社應派出後援隊。數名後援隊員於是各背負了一名幼兒,又攜帶橘子和小米等種子前往,一面沿途在路旁播種,一面趕路。在半路趕上了先遣隊的兩名,而這兩人已成白髮老人,走路不便,顯得老態龍鍾,但受到後援隊員的鼓勵,仍繼續前進。途中又有人死亡,好不容易到達目的地時,僅剩下三人,這三人都是離鄉時被背出來的幼兒長大成人的。

於是,這三人把箭搭在弓弦上射太陽,卻沒有射中目標,太陽又西落了。接著從東方升起另一個太陽,再向它射第二箭,竟射中太陽的中央,忽然從天上落下大血塊,其中一人被打破頭以致死亡,而太陽也在那瞬間失去燦爛的光輝,僅剩下蒼白的光芒。現今稱為月亮的,即是被我們的祖先射中的那個太陽,而稱為星星的,則是那時從太陽逬散出來的血滴。

這個故事,時間和空間都很有層次。兩代人走很久、很遠的路才抵達射日的地方。成年人變白髮老人,嬰兒變成年人,最後剩下三人,其中一人在射日成功的剎那死難。這裡有初民對星星、月亮、太陽的想像。現代人當然不會相信這種說法,但是在科學時代以前,不能不說蘊含著文學的美感。后羿射日是一個人單打獨鬥的英雄故事,泰雅射日則是一群人兩代接力的壯行。

原住民說起源:或從高山或從海

原住民族沒有文字,神話和傳說都靠口傳,沒有定本,語言和生活方式產生不同的演變,神話和傳說也隨之有所不同……

原住民各族有很引人深思的有趣故事,讓我們先來看看祖源傳說!

臺灣原住民有好幾個族,都以臺灣的高山為祖源地,也就是族群起源的地方,往往也是祖靈集體安息的所在。以高山為祖源地的有泰雅、賽夏、賽德克、布農、鄒、魯凱,以及排灣等族。這些山對族人而言,就是聖山:

大霸尖山是泰雅族澤敖列亞群,以及賽夏族的祖先發祥地。賓士布干(Pinsbkan)則是泰雅族賽考列克亞群的起源地,Pinsbkan 是「曾經迸裂之地」的意思,族人傳說祖先是因石頭逬裂而出生。賽德克族以白石山(Bnuhun)為發源地,傳說他們的祖先從半石半木的大樹根(Pusu Qhuni)生出來。玉山是布農族和鄒族共同的聖山,大洪水時,是祖先避難的地方,也是發祥地。北大武山是南部排灣族的聖山,而另一部分的排灣族和魯凱族,則將大母母山視為聖山。

鄒族與布農族人心目中的聖山 ── 玉山。

阿美、卑南,以及達悟族,不以臺灣為起源地,代代流傳祖先飄洋過海來到臺灣的故事。原住民族沒有文字,神話和傳說都靠口傳,世世相傳,沒有定本,而且在部族分開發展後,語言和生活方式產生不同的演變,神話和傳說也隨之有所不同。

阿美族的祖源傳說,大致如下:遠古時代,發生大水災,有一對兄妹坐上一個臼(四方形的容器),飄到臺灣這個地方,然後產生後代,子孫分散到東海岸各個地方。其中一個版本,說兄妹上岸後沒有食物,幸好在臼中找到小米的種子,播種在地上,因此得以生存。讓人想起《聖經》諾亞方舟的故事。

傳說與神話背後的意義:我們都曾數典忘祖!

黃帝這個氏族興起於今天中國陝西一帶,事實上,他們也是遠古時代從亞洲大陸東南部往北遷徙的一小支人群的後代 ──「數典忘祖」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初民的神話或傳說,揉雜很多東西,有祖先的集體經驗、訓示、想望,以及智慧,也會顯示對難以理解的事物想給予解釋的心理,例如前面那則射日傳說,就提出天文現象(星星、月亮、太陽)的說明。神話和傳說具有很強的規範功能,原住民傳說中有不少因「貪心」而導致惡果的故事;小孩時常聽老人家講,在聽得津津有味的同時,無形中養成不貪心的心性。

今天我們當然不能將神話和傳說都當真,但是也不能就說一切都是假的,不可信。那裡頭蘊含的深刻意思,等待我們去發掘。

以人類遷徙的歷程來看,阿美、卑南,以及達悟族的飄洋過海說,比起以臺灣高山為祖源地還符合事實。明明來自海上,為何要以高山為起源地呢?口頭傳說沒有日期,我們無法知道這些傳說何時候形成,但應該是在原住民的祖先從亞洲大陸東南部飄洋過海到臺灣島後,再由平地往高海拔地帶遷徙之後,才開始以高山為部族的聖山和祖源地。另一可能是,因為大洪水,祖先逃難到高山,劫後餘生的族人再度往山下移居時,就以該高山為祖源地,如布農族和鄒族。

這類的傳說,是人群在傳承過去的歷史記憶時,做了「切割和重生」,這在初民社會很普遍。例如,我們現在整天聽到的「中華民族」,據說是炎黃子孫,也就是傳說中的炎帝和黃帝的子孫。黃帝其實不是一個人,是個氏族,炎帝也是,兩者關係複雜。總之,最後黃帝被當成「華夏」集團的祖先,這個集團後來還打敗后羿所屬的「東夷」集團。黃帝這個氏族興起於今天中國陝西一帶,事實上,他們也是遠古時代從亞洲大陸東南部往北遷徙的一小支人群的後代,顯然他們的後代對之前的歷史做了「切割」,改以陝西為起源地 ──「數典忘祖」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臺灣原住民族,即使保留飄洋過海的歷史記憶,也大都以臺灣東海岸某地作為「發祥地」──從那個地方開始生生不息、發展起來。以高山為祖源地的原住民族,在長遠的歷史過程中,遺忘更久遠的過去,改以臺灣崇峻聖潔的高山作為祖源地,以及祖靈安息之所。那是祖先智慧的選擇,選擇認同臺灣美麗的山和海。

誌謝:紀錄片《餘生》導演湯湘竹先生慨允使用壯美清麗的 Pusu Qhuni 圖檔,企劃黃一娟小姐給予諸多協助,謹此致上深謝之意。

(本文為《少年臺灣史──寫給島嶼的新世代和永懷少年心的國人》書稿選刊:第一篇第四章,獲原作者周婉窈教授授權轉載自《臺灣與海洋亞洲》。文內小標為《Mata‧Taiwan》編輯所加。)

相關故事推薦

 
相關好物推薦

臺灣早期居民沒有文字,鄰近的明朝人如何認識臺灣?有具體接觸後,西文和中文的最早記載,如何描繪這個島嶼及其人群?臺灣「自古以來屬於中國」,抑或明人根本就認為不在版圖之內?

本書是臺灣史學者周婉窈教授有關海洋史與殖民地史研究的集結,收有十篇論文,加上附錄的兩篇小文,共十二篇,編排上分為海洋篇與殖民地篇。海洋篇收有四篇論文,主題依序為:明朝人對臺灣的認識、一五八二年美麗島船難事件、陳第〈東番記〉的介紹與分析,以及明清文獻中「臺灣非明版圖」的例證。在這些論文中,周婉窈教授透過嚴謹的史學方法提出解答,期待和讀者分享。

圖片來源:MaxChu(CC Licensed)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