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堯愛收集植物化石 可建構台灣氣候變遷歷史
〔記者謝鳳秋/台中報導〕極端氣候並非現在才有。研究植物化石專家李慶堯從植物化石分析指出,台灣一千萬年前可能處於冰河時期,台中大雪山四千萬年前為熱帶或亞熱帶洪泛沖積平原。
大雪山中高海拔處山壁發現四千萬年前「似沙巴櫚屬」棕櫚科植物化石。(李慶堯提供)
植物化石專家李慶堯說,這塊在豐原區情人谷採集到一百萬年前罕見的帶葉柄棕櫚葉化石,重達五十公斤,和友人挑著小心翼翼走崎嶇不平溪谷,才運下山。(記者謝鳳秋攝)
在桃園縣龜山發現紅杉木化石。(李慶堯提供)
五十三歲李慶堯任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時,開始處理化石標本,投入植物化石研究廿年,取得博士學位後,任教於東方技術學院。國內只要發現植物化石,都會請他去鑑定,化石同好發現新採集點也會通報他。李慶堯說,這麼辛苦卻樂此不疲,全因從植物化石中,可建構台灣四千萬年來氣候變遷歷史。
李慶堯指出,從植物化石中可以發現極端氣候並非現在才有,像在大雪山中高海拔處,發現四千萬年前「似沙巴櫚屬」棕櫚科植物化石,顯示堆積時為熱帶或亞熱帶洪泛沖積平原、河口,三百萬年前蓬萊造山運動隆起而出現在今日高山。
在桃園縣龜山發現中新世初期木山層、大寮層紅杉木化石,距今約二千三百萬至二千萬年前,特徵不同於台灣現存針葉樹,生長輪細緻且均勻,研判生態環境為溫暖的北亞熱帶氣候型態。
但新竹縣關西鎮南方馬福發現中新世晚期南莊層的針葉樹木化石,距今一千萬年前,特徵與台灣杉相同,台灣杉目前分布在中央山脈海拔一千八百至二千六百公尺處,顯示台灣平地氣候寒冷,可能處於冰河時期。
拿出一個個標本說明比對成果,李慶堯眼中閃著光芒說,掃描式電子顯微鏡標本之製作,用一千目之金剛砂研磨粉磨取適當切面,再以稀鹽酸溶去填充於細胞空隙之碳酸鈣,乾燥後鍍以金屬膜,光是做一個標本就要花兩、三天時間,但能得到解答,辛苦是值得的。
201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