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活躍於中國沿海的台灣船,
1600年代日本薩摩蕃所 繪『臺灣船』,
原圖出自平戶松浦史料博物館的『唐船圖卷 』,
為當時平戶藩主松浦靜山的收藏品。『臺灣船』的兩片 帆,
看起來是竹子編的帆。臺灣人當年為到中國沿海私貿,
船舶均採購自中國,偽裝為閩南人以利在中國沿海私貿。
自日本德川家康幕府掌權,陸續在外貿上採『絲割法』,
進 出日本的船舶採『朱印船』制度,
接著1633年採取『鎖 國』政策,台灣在東亞海上貿易中心大受影響,
因而海上船 舶日益衰退。
圖二為1900年代左右
日本人於台灣拍攝到的台灣船
已成 為環島用的運輸船,
破爛的樣子,
真是讓人不堪回首。
『倭寇船』就是台灣船
大航海時代前後,漳浦語(所謂的閩南語)是亞太地區貿易 語言,
台南人及日本海商早就善於說閩南語
大航海時代指的是葡萄牙人繞過南非洲好望角到東印度地區 的時代,所謂的東印度地區是指現今的東亞地區。大航海時 代未來臨之前的東亞地區,是區域貿易興盛期。阿拉伯人及 波斯人,早在宋國時期就在中國泉州地區進行海上絲路貿易 。1368年中國進入明國時期,朱元璋將對外貿易收歸皇 室經營,並採取朝貢貿易,對百姓實施禁海令,民間片板隻 帆不得下海,所有外國海商被趕出中國,結果引來日本與台 灣海商在中國沿海行260多年的私貿活動,當時明國稱這 些日本海商為『倭寇』。
原本興盛的中國民間手工業,操控整個中國沿海地區的貿易 市場,而產銀大國日本,是區域貿易的龍頭老大,操控整個 區域貿易間各國之相互往來,時為日本戰國時期,日本與台 灣均未受中國冊封為附屬國,日本與台灣無法與明國官方貿 易往來,台灣海商均與日本海商一樣,在中國沿海進行私貿 的商業 ?? 往來。由於台灣地理位置之?係,無法與明國進行朝貢貿易 的東北亞及東南亞諸國,以及阿拉伯人、波斯人,甚至進入 大航海時代的歐洲人,均以台灣做為商貿交換中心,所以在 日本的史料中,對台灣外貿的描述有『中國物產由唐船載來 ,是大冤船也。』,大冤指的就是大員,船舶均是台灣人的 船舶,當時的日本海商稱台灣為『大惠國』。
所以我們的祖先早期是以區域貿易為主的商貿行為活躍於中 國沿海,載中國貨回台灣,與東亞諸國人及後來的歐洲人在 台灣交易,當時的交易中心是現今的麻豆、佳里一帶,並非 現今的台南安平地區,船舶可由現今的鹿耳門進入現今的佳 里並進入麻豆,大航海時代未來臨之前,台灣的商貿中心是 在麻豆,所以麻豆至今尚留有番仔渡之地名,此條航道;後 到的荷蘭人稱為日本人航道。歷史上說台灣人的祖先不善於 航海,好像與事實有很大的出入。當時的台灣人祖先早就會 說漳浦語(閩南語),因為當時的漳浦語是亞太地區貿易語 言。
1549年,明國嘉靖28年,浙江兼管福建海道都御史朱 紈,在給朝廷奏摺就有記載云:『近年以來東南番賊海寇浙 江福建沿海等處所在騷然為患』。『東南番賊』指的就是台 灣海商,在浙江、福建進行私貿。因台灣不像琉球,琉球受 中國冊封為附屬國,所以台灣無法與明國官方貿易往來,均 與日本海商一樣,在中國沿海私貿。這是『四庫全書』別集 類內『甓餘雜集』一段歷史的記載。中國指的東夷就是台灣 。1567年之後,明國才再開放廈門灣之月港為中國人對 外單向貿易港。進入大航海時代,東來的歐洲人,將善於說 閩南語的台南人稱為漢人並將善於說閩南語的日本海商稱為 中國海盜。
明史記載,1613年之條目云:海澄界在漳、泉,往來通 番之地,往往有島夷竊佔於此。更甚者,沿海與諸夷互市, 市則夾帶倭夷島賊,雜處難以分辨。可見當時之日本海商及 島夷之台灣人,都已操一口流利的漳浦語(閩南語)。
到1624年,荷蘭人才來到台南的沙洲上建立『熱蘭遮城 堡』。
圖為活躍於中國沿海的台灣船,1600年代日本薩摩蕃所 繪『臺灣船』,原圖出自平戶松浦史料博物館的『唐船圖卷 』,為當時平戶藩主松浦靜山的收藏品。『臺灣船』的兩片 帆,看起來是竹子編的帆。臺灣人當年為到中國沿海私貿, 船舶均採購自中國,偽裝為閩南人以利在中國沿海私貿。
自日本德川家康幕府掌權,陸續在外貿上採『絲割法』,進 出日本的船舶採『朱印船』制度,接著1633年採取『鎖 國』政策,台灣在東亞海上貿易中心大受影響,因而海上船 舶日益衰退。
圖二為1900年代左右日本人於台灣拍攝到的台灣船已成 為環島用的運輸船,破爛的樣子,真是讓人不堪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