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發現台灣 –台灣控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2

600萬台灣人 平埔族後代~摘錄

$
0
0


來源:http://www.wretch.cc/blog/nickels&article_id=3140991
日期:2008.03.12

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壬癸昨天說,台灣很有可能是南島民族的祖居地,古南島民族就從台灣擴散,可惜台灣的南島語言快速流失,許多人已不會講母語。

國科會七月科學季特展,以「多樣性台灣」為主題,昨天學者分以基因、語言及考古研究觀點,分析台灣多樣性。

李壬癸說,南島民族遍布太平洋、印度洋各群島,語言超過一千種,人口兩億五千萬,台灣島上南島語言雖只廿多種,但不僅差別極大,更保留許多古語特徵,「語言愈分歧的地方,表示時代縱深愈長」,因此台灣南島語言占整個南島語族「極重要地位」,成為國際學者必引用及參考的對象。

台灣南島語言多樣,卻快速消失。李壬癸舉南島語系的平埔族群為例說,現在台北只剩「凱達格蘭大道」,找不到會說凱達格蘭語的人;桃、竹、苗無人會說道卡斯語,乃至台中梧棲的巴布拉語、彰化一帶的貓霧語、豐原東勢一帶的巴宰語、台南西拉雅語,從北到南快速消失,到了東部宜蘭,也聽不到噶瑪蘭語。

李壬癸表示,現在邵族上百部落,還會說母語的不到十個人,且都是七、八十歲耄老,「眼看一、廿年內就將完全消失。」為留下語言,他曾為平埔巴宰海族人潘金玉製作巴宰語辭典,「全台灣會講巴宰語的只剩她一個,堪稱國寶」,但這個現居埔里的阿嬤,也已經九十二歲。

其實許多台灣人都有原住民、也就是平埔族血統。台北馬偕輸血醫學研究室主任林媽利抽上千人的血研究發現,百分之廿六台灣人有平埔族基因、估計約六百萬人是平埔族後代。只是經過幾百年通婚,族群早已「你血中有我、我血中有你」。

平埔11族 漢化較早

「平埔」意為「平地」,早在漢人來台拓墾前,台灣西海岸平原一帶,即有許多不同文化、語言、部落的原住民居住,平埔族概稱這些先民,與高山原住民族區分,兩者都屬與漢人不同文化體質的「南島語民族」。

平埔族漢化較早,當時叫熟番,包括北部噶瑪蘭族、凱達格蘭族、雷朗族,中部巴布薩族、拍瀑拉族、道卡斯族、巴宰海族、洪雅族(或和安雅族)、南部與東部的西拉雅族、馬卡道族、卡列溫族共十一族。

馬偕醫院輸血醫學研究室主任林媽利指出,今日台灣人的母系血緣,七成四來自福建,兩成六來自原住民,估計台灣有六百萬人是平埔族後代。

平埔族

「平埔族」一詞﹐我們常用來指稱居住在臺灣平野地區的「原住民族」。從文獻上來看﹐十七世紀初(明朝末期)陳第所寫的《東番記》(1603)是對「平埔族」最完整的描述。當時「東番」或「東夷」用來稱呼台灣的原住民;「西番」和「西夷」則用來稱呼前來中國通商的西方人﹐如荷蘭人與西班牙人。

「平埔」兩個字,就字面的意思而言,就是「平地」的意思;「族」則是指稱某一特定的人群。就此而言,「平埔族」是用來指稱「居住在平地的人群」的簡易稱呼。

四百年前,早在漢人來到臺灣拓墾、定居之前,臺灣西海岸的平原地帶,從宜蘭、基隆到恆春,已經有許多不同文化、不同語言、不同部落認同的人群居住。因此,有些人認為應該稱為「平埔族群」比較恰當。

這些比漢人更早居住在台灣平原地帶的不同人群,由於和漢人的語言、文化都不相同,因此在早期的臺灣歷史文獻中常被稱為「番」。從「番」的字形、字意來看,「番」是「禾」與「田」所組成的,是用來指稱以某種方式耕作的人,是一種生活方式。但是,在漢文化為中心的眼光下,「番」就含有歧視的意味。事實上,從語言、社會、文化、體質上的特徵來看,和現在我們所熟知的高山原住民一樣,都是屬於「南島語民族」。

不過,平埔諸族被視為「族群」而非僅是「番社」而已﹐則是起始於日據時代日人學者透過語言與文化上分類的建構。其中﹐伊能嘉矩(1904)將「平埔族」分為十族﹐之後又有移川子之藏、小川尚義等人不同的分類﹐他們的分類奠定了現在我們對平埔各族分類與稱謂的基礎﹐這種族群的分類與命名是一種學術上的建構﹐有別於前述以「漢」文化為中心的分類。

平埔族體型

平埔人體質與形貌

對於如何辨識漢人或非漢人,民間通常流傳一些說法:

「手肘彎起,手彎前處一至三公分的地方,如果有一個明顯橫紋,則為純漢人,反之則便為平埔族人。」屏東馬卡道族人潘謙銘如此說著。 傳說在嘉義的洪雅人及屏東的馬卡道人的小孩,在七歲之前頭髮是呈現紅色的。 再者便是腳的小指甲有裂紋者是漢人,沒有則非漢人。
但不管如何,體質人類學的科學調查方法還是最精確及有系統地分辨平埔族人與其他一般漢人,在體型上差異的一種方法。以下將針對男女,整理出一般平埔族人的體型。

三百多年前的台灣,可說是個未開闢的荒島,這島上的原住民族,人類學家依其體質、語言、社會、文化和風俗之不同,分成「高山族」和「平埔族」兩大類,「高山族」在清代叫「生番」、「山番」或「野番」,大多保留有他們傳統的社會制度和言語習慣,大部分都分佈在山區,計有九族,分別是:阿美族、泰雅族、鄒族、布農族、魯凱族、賽夏族、卑南族、排灣族、雅美族(蘭嶼);「平埔族」則叫「熟番」、「土番」或「平埔番」,其活動領域主要在平原地區,綜合人類學家分類則計有十族:凱達格欄族、雷朗族(以上兩族為北部平埔);噶瑪蘭族(宜蘭平原);道卡斯族(竹苗平埔);巴宰海族、巴希拉族、貓霧拺
族(以上三族為中部平埔);和安雅族(嘉義平埔);水沙連族(日月潭 平埔);西拉雅族(台南平埔)。

平埔族十族中,要以西拉雅族的勢力最大,人口也最多,活動的領域約在台南縣以南至屏東恆春半島,主要有三系:西拉雅本族(分新港社、麻豆社、蕭瓏社、目加溜灣社四社)、大滿亞族和馬卡道亞族。蕭瓏社的領域在八掌溪與曾文溪下游間,即濱海地區的佳里、七股、西港、學甲、將軍和北門等六鄉鎮,人口與文化為四社之冠;清代誌書呼作「霄瓏」、「霄龍」、「召籠」甚至「歐王」(漚汪),譯名頗多,今用「蕭瓏」大致是沿用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周鍾瑄修的「諸羅縣志」而來。

蕭瓏社的本社,大抵以金唐殿為中軸線,呈放射狀分布,東南至三五甲,西南沿伸到公廨宅,西北到北頭洋、番仔療、番仔塭,東北則至潭墘。而支社勢力更大,西邊擴及將軍、七股兩鄉,北邊則到學甲,東邊溯急水溪而上,更遠及下營、官田和東山等鄉鎮。當時的平埔族乃過著原始的部落生活,一切都必需仰賴大自然的供給。

蕭瓏社在西元1636年為荷蘭人所征服,荷人為便於治理「土番」,乃藉基督教來教化。當時蕭瓏社人口約二千六百名,接受洗禮者二百八十二人,學生一百三十人,並進行通婚政策,籍以消除種族之間的隔閡。另一方面,當時台灣地大多未開闢,平埔族各社又不善耕種適逢大陸東南沿海,因抗清而戰亂頻仍,閩粵之民避難渡台者甚眾,荷人東印度公司又從巴達維亞派來泉州人蘇鳴崗至閩南為荷人招募移民。由於蘇鳴崗是海外發跡的同鄉,大批泉州人乃在他勸誘下,紛紛赴台為荷效力。荷人美其名為招募「移民」其實是極盡壓榨能事的「農奴」。大量經由泉州、廈門出發的漢人一到台灣,要面對彷彿亙古未闢的山林曠野,拼命開發之餘,尚得應付荷蘭人苛酷的各種要求。有賴漢人艱忍耐苦、百折不回的天性,台灣的土地終於開發了。

明永曆十五年(1661年),志在反清復明,尋找軍事據點的鄭成功,率兵艦浩浩蕩蕩攻向南台灣。軍隊由鹿耳門登陸,包圍熱蘭遮城展開長達七個月的苦戰。終把荷人驅走,結束了荷人三十八年的據台歷史。鄭氏據台時期,也正是泉州人第二次移民台灣的熱潮時期。鄭成功是泉州人,所率領的三萬軍人中,許多也都是泉州人。同時,清廷為禁絕沿海居民對鄭成功的支援,實施暴虐的「遷界令」,大陸東南沿海居民一律向內地遷移三十里。一時發生「沿海遷界,顛沛流離,雖至親不能相保」的慘狀。據記載,當時泉州府安海地區最慘,除龍山寺外,盡成一片廢墟。大群無家可歸的人民,部份遷往內地,部份冒險出海往東南亞國家謀
生,部分則強渡台灣海峽,參加鄭成功開發台灣的行列。這一波移民浩大,據估計,不下數萬人之多。

「蕭瓏」至明鄭時期始漸有漢人入墾,最早率民在此屯墾的是鎮兵林可棟,定居今天的佳里東市場一帶,一般認為此人是蕭瓏的漢人開基祖。「自此先民來墾者日眾,聚集在此小溪附近營商者亦日多,自然形成漢番雜居之景觀,是時先民所建之部落,即成蕭瓏街,蕭瓏社之平埔族則散居在其附近(《金唐殿簡誌》)。作者先祖亦在康熙未葉(1712年後)自泉洲錦宅十九都來台開墾。

鄭氏二代治理台灣共二十三年,拓展荷人留下的「王田」,並為台灣立下堅牢的政治、社會基礎,對台灣實有重大貢獻。清康熙二十二(1683年),福建水師提督泉州人施琅攻占澎湖,鄭克塽投降。翌年台灣正式收入清朝版圖。清廷滅在台鄭氏之後,於康熙二十三年,實施嚴格的「渡台禁令」包括赴台貿易需發路照,偷渡者嚴辦,渡台者不得攜眷。漢族之移入台灣一時衰退,當時佳里興 以北悉為平埔族之部落,幾乎看不到漢族的蹤跡。康熙五十年前後,渡海之禁,侵佔蕃地之禁,俱成虛文,漢族移民接踵而至,有些甚至潛入平埔族地,日事侵削。其初平埔族地尚係地闊人稀,平埔族未有重地之心,漢人略施小利,就容易取得其地。以致後來平埔族被迫遷移到他方。

蕭瓏社的西拉雅族,其中一支向東發展,最後在今日東山鄉東河村定居,並形成目前蕭瓏社最大的支社,也是保存阿立祖信仰最完善的村庄。東河村是東山鄉南郊的一小部落,位在新營市東,車程僅十來分鐘,古稱「吉貝耍」,平埔語為「斑芝花」(木棉花)之意,是平埔族和安雅哆囉嘓社的舊地,乾隆中葉蕭瓏社民入墾而定居於此,全村約莫兩三百戶,以段姓、李姓和潘姓為主,村民大多務農,頗為好客。有趣的是東河村人一直不太願意承認他們就是平埔族的後裔,都說他們是來自江西省萍鄉縣段氏八代祖先段東鎰的後代;可是,散布於村中的大小,「公廨」(平埔族拜阿立祖的場所,如同漢人的寺廟)、每年的「阿立母祭典」(平埔族西拉雅系四大社,信奉「阿立祖」,然而各社對「阿立祖」的稱呼各異,諸如:阿立母、海祖、老太祖、阿日祖等,但是奉為「守護神」,祭之於「公廨」的誠意皆同),和許多隱匿於婚喪喜慶的平埔族禮俗,甚至五官體型等証據,也就叫東河村人無法辯解。

西拉雅族有部分則在今七股鄉立其支脈,今七股篤加村,全村皆姓邱,相傳係金唐殿「廟後區(邱)」遷徒而來,有關建莊故事,傳說「廟後邱」因富而暴,致有長老享用新娘初夜權「摸馬卵」之惡習產生,終引發蕭瓏人憤怒,於是告官黑夜合力圍剿「廟後邱」遂在一夜之間完全瓦解,死傷慘重,只有少數人乘隙西逃至「卓加」,建立「篤加莊」,從此隱姓埋名,排拒他姓,以經管魚塭維生;今日莊內非但已無平埔祭典,連祀壺亦缺,除「面孔」之外,完全找不到平埔蹤跡。

居住在蕭瓏社的西拉雅人,則因長期與漢人雜居,遂漸漸漢化並開始過著集居的生活,當時移民到蕭瓏漢人,據調查以福建漳州人較多。

西元1894年(日明治二十八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翌年(1895)清廷戰敗與日本締結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但日本人居住台南縣者不多,居住佳里者也甚少。平埔族大多漢化,根據民國十五年(日大正十五年)之一次漢族籍貫調查,當時佳里鎮有福建籍二萬零二百人,其中漳州人有一萬三百人,泉州府安溪縣有三千人,同安縣有六千兩百人,三邑縣(南安、惠安、晉江)七千人,而粵籍人口此時尚無一人。由於漳、泉人多混居且習俗大同小異,致難以分別;但泉州位臨海邊,故移住泉州人亦多佔居沿海地帶。泉州與漳州人習俗不同處,較明顯可識別者,乃三日行春祠禮,漳俗為農曆三月三日,稱三日節,泉俗則以清
明日,謂清明節,又稱活節。

光復以後,根據民國四十五年九月的人口調查,佳里鎮的福佬人口佔總人口的98.4%,外省人則僅佔1.6%,而此時的平埔族因與漢人相混,實際上已無純粹的平埔族人。根據粗估,現今有50%的台灣人身上多多少少都留著平埔族的血液,這樣估計應是相當保守,因為平埔族早在四百多年前便陸續渡海抵台,在台灣整個平地上廣泛分布;台灣早期移民繁衍後代,幾乎都會聚平埔族為妻,或多或少,我們身邊都有著流平埔族血液的人。根據研究,台灣族群中凡是有雙眼皮的,多半是和平埔族原住民混血的;另外從小腳趾頭沒有多出一片指甲,而是平平的,就有可能是平埔族。

腳指甲小指的指甲分成2片的意思是…

你是漢人,以整個大陸地區來說,你是南方人,

你的祖先都是南方人,所以你的基因會這麼顯現,

不然,你看看你的左手或右手,

手臂略彎,前手臂內側靠近彎肘約4.5公分處有一條線條,

這也是漢人的標誌哦..

若看不清楚,就用另一手稍稍拉緊前手臂皮膚,試試看吧

這是我以前補習班歷史老師教的,

那時,他巴不得把襪子脫給我們看小指的2片指甲,

但經過我們這票學生的痛苦掙扎(老師!您千萬別脫鞋子.襪子啊!!!)

只好只是”忍痛”拉開衣袖比給我們看.....

我們大部份同學都有那條線哦!!

沒有那條線的同學們,籍貫還真是外族的熱河.山西.四川較多呢!!

記得補習班歷史老師說,如果手肘關節(手心朝上稍微彎曲看看)前靠手腕的皮膚上有一條紋路(像皺紋),還有腳的小指指甲是由兩片指甲(一大一很小)組成,那就是有漢人血統^^怎麼混都有喔!

要以現代遺傳學來說的話!~漢人具有以下四個特徵表現:
1.腳的小拇指指甲 有一條小裂縫
2.手臂內側有一條線.(下手臂內側,靠近關節處)
3.門牙內面呈凹槽狀
4.單眼皮!~

如果以上四個特徵都完全的表現出來的話~便可以稱之為"較為純種的漢人"!~
雖然說實際上並沒有非常純種的漢人了~
可是這只是定義的問題!~總之我們現在會稱這些"較為純種的漢人"為純種漢人

平埔族人的特徵雙眼皮小趾頭未多一片指甲,平埔族漢化極深,台灣很多人有平埔族的血統;平埔族岸裡社頭目後裔的新樓醫院牧師潘稀祺表示,只要是雙眼皮或腳的小趾頭沒有多出一片指甲,可能都有平埔族的血統。

潘稀祺指出,屬於南島語系的平埔族,數千年前渡海來台,廣泛分佈在台灣的平地上,是台灣社會中漢化較早、較深的平地或近山地原住民的總稱,清朝時被稱為「熟番」,以別於未歸化的高山族「生番」。

母系社會的平埔族,是在「唐山過台灣」的移民風潮後,被擾亂了原有的生活方式,這些唐山人為了傳宗接代,大多娶了平埔族女子;根據研究,現今的台灣人,至少有百分之五十流著平埔族的血統。

潘稀祺表示,平埔族人有幾個特徵,若是想要驗證自己是否是平埔族的後代,可以參考以下的方法。

一、做DNA比對。

二、查看祖墳墓牌或神主牌,若刻有台灣本地如大社、新港等族名稱者,可能是平埔族。

三、看姓氏;清朝曾賜五十姓給平埔族,例如:潘、兵、機、米、標、宜、莫、萬、卯、加、力、來、東、月、夏、劉、林、郭、吳、陳、趙、鄭、李、楊等。

四、查看教會早期的受洗名冊。

五、查閱祖先長輩的戶籍騰本是否有平埔族的名字,或是註明有「熟番」字樣。

六、是否有祭拜祀壺或阿立祖。

七、察看人的外觀,凡有雙眼皮者,多半是和平埔族混血。

八、看腳的小趾頭是否多出一片指甲,若沒有,則可能是平埔族。

根據馬偕醫院輸血醫學研究室主任林媽利的「非原住民台灣人的基因結構」研究,在台灣,雖然只有一點五%血統純正的原住民,但其實有八十五%的閩南人、客家人有原住民血統(包括高山族、平埔族,以及菲律賓、印尼等東南亞島嶼族群)。 林媽利說,這項研究的結論就是,八十五%的台灣人帶有台灣原住民的血緣,也就是由平埔公、平埔嬤、唐山公、唐山嬤(唐山是指福建、廣東)、高山公、高山嬤及少數外國基因一起建構。 林媽利舉例,台獨大老彭明敏的父系祖先有原住民血統,母系則具有北方亞洲人的血統,且有客家血統,顯見許多台灣人經過不同族群的混合融合。

林媽利強調,閩南、客家人的基因結構多元且複雜,除了八成五有原住民血統,九成以上還有中國東南沿海的「越族」血統。從血緣關係樹分析,「越族」不是純北方漢人的後代,反倒與東南亞較相近。林媽利解釋,「閩道比蜀道難」,閩南多山,去內陸不易,對外多透過海路聯繫,因此,與台灣、東南亞的交流更為頻繁。 目前全台各族群比率為:閩南族群七十三點五%,客家人十七點五%,一九四五年之後遷台的外省族群七點五%,原住民佔一點五%。在這項研究的定義中,所謂「非原住民的台灣人」,是指總計佔全台九十一%的閩南、客家族群。 林媽利指出,研究團隊近年來徵求自願提供血液者,第一階段是將一百人的血液進行基因分析,包括五十八位男性、四十二位女性,其中有六十七%的父系、母系血緣比對後,確認有原住民基因;另外,有十八%經染色體組織抗原HLA分析後,發現有原住民基因,總計八十五%有原住民血緣。

林媽利分析,台灣原住民在台灣島內經過幾千年長期的隔離,形成相似及一致的基因結構。閩南、客家族群經過長期不同族群的通婚,是由多個族群融合混血而成,因此基因結構複雜、互異。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原住民、東南亞島嶼族群(印尼、菲律賓等)在血緣上很接近,不易區分,而且研究顯示台灣原住民在上萬年之間陸續來自東南亞島嶼,且兩地有族群可能互相遷移。

這項研究摘要已投稿即將在菲律賓召開的人類基因研討會。林媽利希望在明年可以完成兩百名抽血者的統計分析,未來目標是三百人。民眾若有意願接受抽血,可與淡水馬偕醫院的輸血醫學研究室陸小姐聯繫。 對於這項研究結果,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治醫師蘇怡寧認為「是項有趣且合理的發現」,而且有助於解開基因流行學之謎、人類遷徙的過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2

Trending Articles